旦的温床——肿瘤微环境那些事

无论基础还是临床,肿瘤相关的研究一直是个大热门。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cancer”“tumor”这两个单词,这两个词都来源于希腊语,“cancer”泛指所有的恶性肿瘤,在希腊语中意指张牙舞爪横行霸道的螃蟹,就像这样:

而tumor则包括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在希腊语中有坟墓之意。

嗯哼,反正都不是什么好词……

曾经,人们普遍认为人一旦患上癌症就相当于恶魔附体——等同于被判了死刑。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通过手术、放化疗或者综合治疗,癌症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极大改善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能够得到根治。然而,即便如此,恶性肿瘤依然是人类死亡数一数二的原因。将恶性肿瘤病毒性疾病老年性疾病并称为现代医学的三大挑战并不为过。

肿瘤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本质上都表现为细胞失去控制而疯狂增殖。张牙舞爪的肿瘤君侵犯邻近正常的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管和体腔等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而转移往往是临床上绝大多数肿瘤患者的致死因素。

早在 1889 年 , 英国医生Stephen Paget就 提出了“种子与土壤”假说,该假说认为肿瘤的生长与转移并不是偶然事件,肿瘤细胞(种子)在靶器官的生长浸润,除了决定于肿瘤细胞本身的恶性增殖能力以外,一些特定的靶器官因为能提供适合肿瘤细胞生长的微环境 (土壤),也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该假说为肿瘤微环境概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作为 “种子与土壤” 假说的扩展 , Paget 准确地预测到作为 “ 种子” 的肿瘤细胞如果能够定居于适合其生长的“土壤”, 即远端组织器官, 肿瘤细胞必须与它周围的影响因子起协同作用。因为许多特定器官定位转移不能单纯通过解剖学或者血液流体力学来解释。在大量临床实践中观察到,胃肠道肿瘤有向双侧卵巢转移的倾向,而卵巢癌发生转移时有半数以上有肝转移。作为转移倾向比较高的黑色素瘤,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有着特定的继发脏器,比如来源于皮肤的黑色素瘤转移灶90%以上定位于肺脏,而眼脉络膜黑色素瘤,原发肿瘤切除后,患者发生转移无一例外是肝脏,即使手术过后20年发生转移也遵循这个规律。转移癌多发生于肺、骨、肝、脑等脏器,而少发于心、脾、皮肤、肾、以及肌肉等,这些“特殊亲和”的现象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在其发生过程中所处的内环境,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的综合系统——不同部位的肿瘤具有不同的微环境,相同部位的肿瘤在不同时间其微环境也有所不同。肿瘤微环境主要由基底膜、毛细血管、基质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组成,基质细胞主要包括成纤维细胞、免疫和炎性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脂肪细胞、平滑肌细胞、神经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胶质细胞等,细胞外基质则主要包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纤维蛋白、胶原、蛋白聚糖、小分子化合物以及金属基质蛋白酶等。

正常细胞与其周围的组织环境之间存在动态平衡,两者共同作用可以调控细胞活性,决定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细胞表面相关相关分子的表达和分泌。而肿瘤细胞发生恶变以及转移,则必须打破这样一个平衡状态,需要不停地建立适于自己生长的外部组织环境。肿瘤君为了拉拢基质细胞,可谓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要么跟着我混,有肉吃,要么死。很多基质细胞一开始呢,当然是不愿意的,比如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一定是想尽办法杀灭肿瘤,然而在抵抗的过程中,防线渐渐失守,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很多基质细胞都拜倒在了肿瘤君的石榴裙下,转而产生大量的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以及基质降解酶等,来促进肿瘤君的增殖和迁移。

肿瘤转移的步骤主要包括:

(1)原发癌生长;

(2)肿瘤血管形成;

(3)肿瘤细胞脱落并穿过基底膜侵入基质;

(4)进入血管、淋巴管等脉管系统并形成癌栓;

(5)从脉管系统进入继发组织或者器官定位生长;

(6)当转移癌灶直径超过1~2mm时,新生毛细血管形成,转移癌继续扩散。

这些过程均离不开与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文献,一起来学习一下,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肿瘤君如何营造适合自己生长的微环境,以及微环境如何促进肿瘤君的增殖以及转移。敬请期待。

作者:解螺旋.流氓兔

2015-07-22